农村电影“2151工程”大连在全国开先河
8月31日下午4时,旅顺口区大连世亨元老年公寓里热闹极了。大连农村电影“2151工程”第一次将公益数字电影送到了农村敬老院,这里的老人们脸上乐开了花。记者从市文广局电影电视剧管理处获悉,大连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农村电影“2151工程”,将公益电影放映从原来的建制村首次延伸到了农村敬老院以及农民工聚集地,今年将覆盖全市900多个建制村、103个农村敬老院和23个农民工聚集地。
从“十一五”大连农村公益电影“2131工程”开始,曹雁就是基层的放映员。8月31日晚6时,记者在旅顺经济开发区三洋村见到他时,身着统一的灰色工装、红帽子、黄胶鞋的曹雁显得很是精神。从拿到资格证到现在,曹雁已经放映了62场,由于大部分是露天放映,今年144场的放映任务基本上需要在夏秋完成,对此曹雁并没有觉得很难。主要原因是他的放映设备“鸟枪换炮”了——原来需要两个人搬运的胶片放映机如今换成了由国家资助的数字化放映设备,他一个人就能搬动,然后找电影放映车司机或现场观影群众协助架设好放映机和电影银幕,前后10分钟内就能完成。
数字电影也丰富了公益电影的片源。在一张A4纸大小的放映单上,记者看到有《唐山大地震》、《让子弹飞》、《决战刹马镇》等下线不到一年的影片。曹雁说因为片子好,在他的放映生涯中第一次“欠账”了。“以前放的是胶片,片子比较老。这次我一拿到放映单子,心里就有底了,新片子多,效果错不了。前天我到隋家村放电影,原定放两场,村支书开始以为还是原来的老样式,就说放映一场就行了。我说看完再说,果然当天晚上看完后,他就追着我说,你还欠我们一场啊。”曹雁笑呵呵地说,每放映4部故事片,他们还会要求加放1部科教片。虽然每次放完电影收拾好设备都快午夜了,但是看着那么多人来看电影,曹雁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有时晚了,有乡亲还从家里拿来煮好的苞米给他吃。
让曹雁心里高兴的还有放映员劳务费用的提高,达到“十一五”期间的两倍,每场次近300元,市文广局电影电视剧管理处处长刘永森告诉记者,这在全国是最高的,“‘2151工程’资金是比照农村义务教育保障体制由市、县两级财政共担。至8月底,大连市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已达3500余场。今年的目标是放映13344场。”
记者感言
文化惠民的脚步
落得越实越好
在旅顺口区大连世亨元老年公寓,当记者问83岁的穆传学有多久没有看过电影时,他有些费力地回想着,答道:有二十多年了。
晚8时,记者在旅顺长城街道周家社区看到,如果不放电影,天黑后这里应该已是一片寂静。有了电影,邢金波腿上盖着块毛毯,和丈夫坐在一辆农用三轮车上看得津津有味。她告诉记者,“往常这个时候早就睡了。”
从“2131”到“2151”,改变的不仅是一个数字,而是对农民文化生活实实在在的影响。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是先进文化生产力的普及,是人人享有文化成果的美好愿景。
从胶片到数字,从老影片到嘎嘎新的叫座影片,文化惠民的脚步在由表及里地深入。北方乡村的夜晚,因此变得美极了……
1.高清的数字化电影为旅顺口区长城街道周家社区的村民带来不一样的夜晚。
2.“2151工程”第一次将公益电影带进了大连的农村敬老院。
3.轻巧的数字化电影放映设备让放映员曹雁(左一)轻松了很多。
4.在周家社区,一位观众坐在摩托车上看电影。
5.旅顺开发区三洋村口的空地上,正在放映的《新少林寺》吸引了众多村民。
——农村电影“2151工程”大连在全国开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