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足迹成浙西古村红色旅游资源 项目初显雏形
“一岭雄跨六十里,古道逶迤如天梯;啸天龙上啸长天,半日浮生沐四季。遥想红军施小计,白匪晕向己打己;当年鏖战弹洞处,今成游人朝圣地。”在这首诗里,杭州市淳安县浪川乡狮古山村支书王烟林描述出了红色记忆,也道出了狮古山村的未来前景。
78年前的红军足迹
这使王烟林想起了30年前爷爷对他说的一句话:“要好好保护连岭脚这个红军坟,他们会保佑我们的。”没想到78年前红军的足迹,竟然还真能成为造福百姓的资源。
在连岭脚,王烟林从小就耳濡目染众多关于红军的故事,以前一直以为是同一支红军部队在大连岭南北活动。后来才知道,1934年路过并打了大胜仗的是中央红军的第七军团,由当时著名的红军将领、最年轻的军团长、与毛主席一起举行过秋收起义的“老井冈”寻淮洲率领的,领导这支队伍的还有大将粟裕和浙江省首任省委书记刘英等人。
而1936年在连岭山麓狮古山建立中共下浙皖特委的,则是红军地方武装独立师政治部主任刘中林根据中共闽浙赣省委的指示,率领武工队来狮古山村建立的淳安县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地区级党组织,无怪乎淳安县党史办的同志江涌贵每次到该村都讲“狮古山麓,浙西井冈!”
王烟林依稀记得,小时候上山砍柴,在岭旁偶尔还会捡到弹壳、弹片等东西,有一次一个小伙伴甚至还捡到一大油布包铜板。到现在还很难想象,5000多人的红军部队是怎么样甩掉尾追的13000国民党军队,浩浩荡荡、顺顺利利翻越大连岭的。
1700年前的连岭沧桑古道
连岭古道又名休龙古道,逶迤六十里整,上行二十里、平行二十里、下行二十里,最高处有1300多米,全程都是一米半宽的石板路,故有“江南第一岭”之称。听老辈人讲,这条古道始建于西晋五胡乱华时期,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大量定居皖南及山越之后,历来为睦州与徽州旱路商贸要道,有人戏称是古代两州间的第一条高速公路。
除有三里亭、五里亭、箬帽尖、啸天龙等驿脚处,尚有郎跺脚、枫树底、绝檵木、腐遭殃、十八肩、十八船、七眠雪、白茶泉、宝剑泉、无门洞、百马场、六膝谈等人文遗存,且每处遗存都有一个引人的故事。
比如“腐遭殃”,说得是毛豆腐、霉豆腐为遂安名菜,古时穷人多以贩此到屯溪谋生。肩担至此常饥渴难耐,往往就泉水而食,百去其二,故戏谑此处为“腐遭殃”。类似的故事枚不胜举。
大连岭古来为兵家必争要冲,这条岭口口相传最多的是有关明太祖朱元璋兴兵之初的故事。比如“送驾岭万民送驾”、“枫树底倒扦枫树”、“白茶泉同饮白茶”等等,使得来爬这个岭的人觉得趣味无穷。
浙西古村的红色梦想
俗话说,大山之中必藏奇珍,据淳安县老林业专家王忠仁考察告知,大连岭有6种野生植物可造豆腐,可酿酒的有7种,有各式野菜70余种,中药材更达337种。大连岭也是一个昆虫和野生动物的乐园。光蝴蝶就有几十个品种,其中不泛罕世名品云豹蝶和金凤蝶等应有尽有,所以人们都称大连岭是“杭州的西双版纳,浙西的最后秘境”。
作为农民的王烟林感叹“家有珍宝自不识”,但是斤把重的石鸡、双腿行走的狗熊倒也有很多村里人碰到过,尤其前些年一个村民讲他上山时看到一条莽蛇有屋柱一样粗,莽蛇爬过之处柴草纷开,吓得他半年都不敢上山。
比野生动物更令人惊异的是大连岭的奇景,岭顶常常到春末夏初还有半尺厚的雪;尤其是雨后初晴站在岭顶,一望像绵羊一样的朵朵白云匍伏于脚下,在天风的轻推下紧贴着群山众峦,冉冉地从山谷浮上山尖,无限风光尽在险峰。
近年来,与浙西不远的井冈山满山满冈都是吃“红米饭、南瓜汤”的农家乐风生水起,已经走出了一条很好的老区百姓致富的路子,这给老区很好的启迪。当时王烟林和村干部们就意识到:“我们也是老区,也有可与他们媲美的资源。”
前年冬天,这个梦想终于有了兆头,相关领导来该村考察了“红色、绿色、古色”乡村旅游资源。经过多方奔走努力后,一个以“重走红军路,当好接棒人”为主题,融军旅体验、登山健身、美景观光、野外采风、农家休闲于一体的“润脑、润心、润眼、润肺、润嘴”的红色之旅项目已初显雏形。
如今,连岭古道和红军墓已修缮一新,集成了该县美术协会丹青的红军纪念馆已亮相,三里亭、五里亭和啸天龙的思红亭已落成,《红色古道大连岭》一书也即将付梓,村里的水碓已重建竣工、卫生环境也整治一新,先期的七家农家乐也正张门待客……
这些还都仅仅是整个“红色古道大连岭”的一个开始,下一步还将续建箬帽尖餐厅、啸天龙歇店、红军纪念碑、红军旅馆和狮古山中共下浙皖特委纪念馆,通过看红片、听红歌、吃红饭,进一步打造一个红彤彤的大连岭红色世界。
——红军足迹成浙西古村红色旅游资源 项目初显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