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旺季的滨海路亟待“减负”
针对多位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滨海路应实行分段封闭管理的建议和提案,昨天记者来到滨海路实地采访。上午10时至10时30分,记者在燕窝岭公园路段就看到有10辆旅游大巴车接连驶过。在民航疗养院前的陡坡上,一台旅游大巴车更是冒着黑烟吃力地爬坡,途经这里的市民和游客忙掩鼻躲过。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滨海路各路段均有大量的社会车辆驶过。据风景园林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每天在滨海路通行的机动车约在8000台次以上。在旅游旺季,每天仅旅游大巴就有600多台次。记者看到,滨海路上各照相景点虽然有交警和景区人员疏导车辆,但仍有停车留影、停车待客等现象,使滨海路拥挤不堪。大量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直接污染滨海路的空气,常年坚持在滨海路徒步的市民方金,昨日傍晚戴着口罩散步,他说:“到滨海路散步都成习惯了,可夏季旅游大巴太多,傍晚时尾气太重,只好戴口罩了。”
滨海路具有路窄、弯多、坡陡的特点,仅从民航疗养院至北大桥5公里的距离,就有35处弯路。滨海路大部分路段宽仅为7米,记者看到,旅游大巴由于车体大、加之道路窄等原因,不但需要“骑”着双黄线前行,时常在转弯时还要“挤占”路边石与木栈道。市风景园林处处长李军心疼地告诉记者,近两年,已发生100多起社会车辆损坏滨海路设施的事情。仅在今年上半年,滨海路就发生交通事故7起、木栈道被撞损27处、路边的景观树木被撞坏撞断20余株……大量的社会车辆通行已经成为滨海路设施损坏和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滨海路急需“减负”。
据市徒步协会介绍,在大连,徒步已经成为市民最时尚、最深入人心、最受欢迎、选择率最高的健身运动,而美丽的滨海路则是徒步爱好者的首选。记者从市风景园林处了解到,在滨海路徒步健身的市民,平时每天有近千人次,周末时每天会有5000多人次,而节日期间人数都能达到数万人次。
——旅游旺季的滨海路亟待“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