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数造零”的由来
大连市几年前以单位或集体命名的方式植树造林,但目前的造林状况颇为尴尬:有的彻底消失了,有的近一半已枯死,有的造林地点甚至已经被改建成了停车场,植树造林基本成了植“数”造“零”
网友余力:有专家曾对我国十年来植树的总量,以成活率百分之六十进行测算,测算的结果是我国现有的森林覆盖率已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可是,为何我国现在的森林覆盖率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呢?除统计数据有虚报外,只种不管的应景式植树,恐怕是其中主要缘由。
据报道,某省的一个县,每年都要举行大规模的植树活动,一座荒山,10年中植树10万余株,花掉100余万元,如今山上仍是稀稀拉拉的“三毛”。笔者认为,这就是“植数”而不是“植树”、“造零”而不是“造林”的恶果。在植树者看来,只要把上面交下来的植树任务“完成”了,或者“超额完成”了,骗得个“植树造林先进单位”,便大功告成。至于树活不活,无关紧要,反正明年还有植树节。难怪有群众说:年年植树不见树,十年挖着同一个坑。
要想克服和避免“植数造零”现象的蔓延,除用力挤掉上报的水分,更重要的是要让植树者负起责任,既要种好又要管好。对此,有关部门应该制定一些包栽树、包成活、包管理、包成林的责任制,努力做到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绿一片。只有这样,植树造林工作才能收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植数造零”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