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图书馆白云书院,延续国学薪火,弘扬传统文化
周六上午9时30分,大连图书馆白云书院内,120多名6至12岁的儿童,身穿蓝布国服,面向孔子塑像深鞠躬,口中齐声背诵白云书院义塾院规:延续国学薪火,弘扬传统文化,入学均须尊师,向学更要重道……这不是孩子们在参加什么重大活动,是每个周六在白云书院学国学的孩子都要参加的一个仪式:向孔子行礼。从2000年以来,10多年的时间里,这里诵读四书五经的朗朗童声从未间断过,4000多名儿童就是在这种坚持中接受熏陶,总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让人欣赏。正如一位家长所说:“图书馆这种公益开馆营造的氛围,增添了国学的魅力,孩子的变化不是一朝一夕之力,但这种功力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大连图书馆白云书院国学义塾学习4年的周佳小朋友告诉记者,她不是在这里学习时间最长的,最长的小朋友已在这里学习8年了。周佳的妈妈李俊萍,一直在书院当志愿者,是一名诵读老师。她告诉记者,周佳在这里学习后,低年级效果还不明显,但现在到3年级,孩子背诵英语单词和写作文,诵读国学的根底优势就显出来了,不但记得快而且牢,作文也经常受表扬。而说起在沙区实验小学6年级读书的王玉帛,爸爸王斌说:“只说一件事,就让家长挺欣慰的,在学校里,老师一般什么事都放心让玉帛做,给班级取东西啊,接个家长啊。老师评价这孩子办事牢靠,特别懂事,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大连图书馆白云书院国学班共分为基础、提高1和2三个班型,各班依据所在教室的名字命名为依礼班、博文班、立雪班。义塾的课程固定在中国古代的传统经典上,课程设置分为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弟子规、千字文、诗经、礼记,在提高1班开设论语、笠翁对韵等课程。图书馆副馆长李珠告诉记者,这里的课程除按班型设置外,还反复循环,学员两至三年就再学一遍,在诵读中达到熟记的目的,引导学员“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目的。
大连图书馆白云书院的老师,除部分由馆员承担外,主要是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充当。李珠告诉记者,从创办至今,共有100余位志愿者先后作过诵读、班主任老师。目前三个班级共有14位来自社会的志愿者。据了解,这些志愿者都是主动报名的,李珠说每次招募志愿者,报名的人都超出很多,但书院有严格的选拔制度,除了要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外,还要能保证每个周六的时间。志愿者王斌老师已在这里坚持了3年多的时间,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工人,自幼就喜欢国学,一直坚持自学,后来孩子到这里学习,他就想为书院做些什么,最后经过筛选当上了领孩子诵读的老师。三年多来,自己从未因私事耽误过一节课,这里的老师虽然是义务的,但都和他一样坚持着。
作为社会公益教育平台,能坚持10年,而且运行良好是在国内非常少见的。 负责书院日常管理的翟爱玲老师告诉记者,这得益于书院严格的运行规章和大量志愿者老师的支持。虽然是公益性质,但学院采取和学校一样的规章,每个学期都要有期末考试,每次上课都要有考勤制度。虽然不收费,但孩子不能来上课也要提前请假,如连续3次未按时上课,就没有在这里继续学习的资格了。记者注意到,3月12日的考勤表示,128名学生只有4人缺席,而且还分别打来电话请假。翟爱玲老师说,因为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所以10年来还没有出现过被开除的情形。
大连图书馆白云书院是由大连图书馆终身名誉馆长张本义先生2000年8月创办的社会教育机构。自创办之日起,即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大众文化生活,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为宗旨,力图建成国内振兴国学的重镇。
白云书院以传承传统文化教育为主导,以培养少年儿童国学基础为重点。2005年,依明清书院风格改造装修700平方米院舍,家具用明式书房家具样式,榆钱木精工制作。学子着蓝布国服,在立雪堂、博文堂、依仁堂、仰山堂、依礼斋中诵读国学经典,与窗外的竹影、青山,交相辉映。
_大连图书馆白云书院,延续国学薪火,弘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