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经济带成大连开发开放主战场
2013年,大连19个沿海重点园区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各项经济指标稳定增长。全市19个园区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5.1亿元, 占全省45个重点园区的64.8%,占大连市的44.1%。沿海经济带建设正在主推大连经济实现新的腾飞。2014年1月份,全市19个重点园区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3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4%;实际利用外资4.1亿美元,同比增长12%。
沿海经济带成大连开发开放主战场。近年来,特别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大连抢抓发展机遇,创造性地提出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实施产业化和城市化双轮驱动,切实发挥全市19个沿海重点园区的龙头和核心作用,推动“三个中心、一个聚集区”建设和全域城市化,打造支撑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近年来,各园区扩张速度迅猛,经济增长基础坚实。2013年,大连19个重点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92.5亿元,占全省45个重点园区的67.5%,占大连市的77.1%;实际利用外资108.3亿美元,占全省45个重点园区的76.1%,占大连市的79.6%;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5.1亿元,占全省45个重点园区的64.8%,占大连市的44.1%。19个重点园区成为大连开发开放的主战场,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对外开放形势喜人,转型升级步伐加速。19个重点园区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引擎”效果明显,长兴岛经济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旅顺经济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正式获批;中日韩循环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工作已顺利推进,预计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验收后挂牌;长兴岛综合保税区围网等基础设施已开工建设,项目引资已取得一定成果;自由贸易试验区申办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国务院已将材料批转商务部提出意见。2013年,19个重点园区共引进320个重大内外资项目。
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效果显著。沿海经济带带来的工业地产异军突起,城市发展后劲十足。以沿海经济带各重点园区、省级开发区及市级经济区工业地产为项目载体,培育了高新园区韩国软件产业园、保税区普洛斯汽车零部件配套工业园、生态科技创新城核心区、长兴岛船舶配套产业园二期等工业地产等一大批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重大项目。2013年,全市共引进外资工业地产项目12个,其中,已建项目5个,投资12.9亿美元;在建项目7个,投资总额27.2亿美元。有力支撑了园区发展。同时,坚持产业化和城市化双轮驱动,城市基础设施与产业聚集区建设互为补充、同步推进,高速铁路顺利开通,核电工程、引大供水工程等顺利推进,城市的要素支撑能力的日臻完善。
同时,通过加快传统产业和区域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效果显著。以19个重点园区为依托,通过产业布局调整和技术改造,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瓦房店轴承产业区等重点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形成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造船四个基地为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2013年,19个重点园区向省政府申请通过的产业贴息项目达35个,占全省总数的38%。
沿海经济带正在抢占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新型产业集群成为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集聚地、辐射地,推动形成一批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沿海经济带成大连开发开放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