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小年我市青少年网络春晚正式播出
大连市第二届青少年网络春晚已经进入倒计时,即将于农历小年在市青少年宫网站上线。日前,记者提前探班晚会录制现场,发现原创舞蹈是今年节目的一大亮点。一些原创舞蹈不仅灵感来自于孩子们的童真,而且一些舞蹈元素和舞蹈语言的创作也有孩子们的参与。其中舞蹈《海阔凭鱼跃》和《妈妈的高跟鞋》就是专门为参加青少年网络春晚而创作的新舞蹈,孩子们对这两个原创舞蹈的贡献可不小呢。
一个小故事引导孩子们参与舞蹈创作。海边长大的孩子最熟悉鱼了,今年青少年网络春晚上,舞蹈《海阔凭鱼跃》表现的就是畅游大海的小鱼们互相帮助克服困难、力争上游的故事。“当时创作这个舞蹈,我就特意选了一个孩子们熟悉的主题,充分发挥她们的想象力,用舞蹈去表现大海中的鱼。”编导文继良是青少年宫有着14年教学经验的舞蹈老师,他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专业,曾经是辽宁芭蕾舞团的专业演员。“很多时候,成年人编排舞蹈是很模式化的,但孩子们不同,她们非常具有创造力,她们心目中的鱼和成年人完全不同。”文继良老师告诉记者,确定了创作的主题后,他编了一个“海阔凭鱼跃”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自由表演故事中的小鱼,结果却令他大为吃惊。
“我眼中的鱼只有一种游泳姿势,而孩子们眼中鱼游起来却多姿多彩,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文继良说:“在表现鱼儿在大海中嬉戏的情节时,孩子们很自然地把自己平时游戏时的快乐引入舞蹈中,非常可爱。”记者了解到,文继良是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在日常舞蹈教学中,他总是喜欢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他认为让孩子们舞蹈不单单是跳一段舞,而是要在舞蹈中学会创造,在舞台上得到锻炼。
孩子们偷穿老师的高跟鞋引来一段原创舞蹈。小时候穿过妈妈的高跟鞋吗?这个问题也许会得到很多女性的共鸣。儿时对高跟鞋的那份好奇,总会勾起许多童年的美好回忆。在青少年网络春晚的舞台上,幼儿舞蹈《妈妈的高跟鞋》就是根据女孩子们的这份充满童真的好奇而创作。“这个舞蹈的灵感来源于孩子们。”编导王子元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舞蹈系芭蕾舞专业,在市青少年宫从事幼儿舞蹈教学已有5年。“有一次,趁我不在舞蹈室,几个淘气的小家伙把我的高跟鞋拿出来穿在脚上,站在镜子前扭来扭去,特别可爱,一下子让我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样子。”王子元说,其实这个原创舞蹈真正的创作者是孩子们。
尽管舞台上《妈妈的高跟鞋》只表演了5分钟,台下33名小演员可是辛苦排练了大半年。“孩子们平时有的要上学有的要上幼儿园,排练的时间每周只有一次,每次也就2个小时,时间非常紧。”王子元告诉记者,但是跳集体舞的孩子都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协作意识,她们知道一段舞蹈只要一个人不来,就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排练进程。“很多孩子让我非常感动,有的生病了也坚持来排练,有的主动帮助小伙伴纠正舞蹈动作。其实她们的平均年龄只有七八岁。” 舞台上,《妈妈的高跟鞋》十分耀眼,孩子们偷穿妈妈的高跟鞋体现了她们渴望长大的心情,也是绝大多数女性成长过程中有趣的小故事,让人很亲切很感动。
据悉,晚会将于1月23日(农历小年)在大连市青少年宫网站上正式播出。
——农历小年青少年网络春晚正式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