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井子区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绿色通道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最突出的问题是:就业吸纳能力强的低端产业难以提供良好的就业前景,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去;而技术含量高的技术密集型行业缺人,但是没经过专门训练的高校毕业生想去却干不了。为了破解这个“两难”的结构性矛盾,2013年甘井子区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333工程”,创建“三大平台”,建设“三大基地”,实行“三深入”服务,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技能,为他们成功就业开辟“绿色通道”。
创建三大平台。新建“甘井子区人才公共服务网”,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全时服务,打造“不下班的就业服务窗口”;以互联网为依托,以就业专项数据库为支点,以移动式平台为触点,运用短信、电子邮件、QQ对话、微博等多种现代传媒技术逐步发展完善了就业“云服务”平台;开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驿站”和“就业门诊”窗口,帮助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
建设三大基地。挖掘、整合就业资源,把每年能够提供10个以上就业见习岗位的企业纳入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通过实施半工半读、实习实训、产学结合和订单式培养等模式,建立了18家高校毕业生实训示范基地,努力让高校毕业生与企业建立直通式就业关系——毕业即就业;启用新建的区创业孵化基地,专门为高校毕业生创建了“慧创工厂”,新设5家高校毕业生就业培训基地,新增36家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企业。
工作人员还深入社区、企业和高校,帮助278名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安置了17名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邀请153家次大中型企业进校园,提供82类2833个工作岗位,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了沟通桥梁。
——甘井子区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