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旅游。2013年5月28日,从法国巴黎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位于旅顺口区的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列入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
旅顺蛇岛老铁山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大连旅游。2013年5月28日,从法国巴黎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位于旅顺口区的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列入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为辽宁省首个加入该网络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这一网络新增的12个保护区中唯一的中国成员。截至目前,我国已有3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入到这一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1980年,这里建立了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环保系统批准建立的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6年,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申报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并于2007年出版发行了《人与生物圈》(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刊)。后来由于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处工作调整及保护区范围调整等原因,一直未能申报成功。大连旅游。
2011年,该保护区管理局决定重新申报。他们积极按照“示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可持续发展”等理念,进一步完善管护、科研、宣教等基础能力设施,逐步迈向全国示范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行列。大连旅游,旅顺一日游。
神奇的旅顺蛇岛老铁山
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大连市旅顺口区西部,属于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以迁徙候鸟、蛇岛蝮蛇及其栖息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
保护区辖区总面积9072万平方米,分为两部分:一是四周环海的蛇岛及其周围500米海域,面积为329万平方米;二是以老铁山为代表的陆地部分,包括老铁山、老虎尾、九头山及其周边地区,面积为8743万平方米。
岛上仅有一种蛇类:旅顺蛇岛上只有一种蛇类——蛇岛蝮蛇,种群数量在2万条左右。其眼至口角间有一条黑褐色宽眉纹,又被称为“黑眉腹蛇”。它们体长1米左右,灰色体背上间有深色环纹。蛇岛蝮蛇以其特殊的物种和极高的生态价值闻名于世。
又名“老铁山鸟栈”:老铁山地区是东北亚大陆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之一,每年有上千万只候鸟经此迁徙,成为候鸟南迁北移的“中转站”,故得名“老铁山鸟栈”。该地区迄今已记录的鸟类有19目57科307种,种数约占全国的20%、东北地区的50%。此处有丹顶鹤、白鹳、白尾海雕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9种;大天鹅、黄嘴白鹭、鸳鸯、隼类等二级保护鸟类46种,其中包括猛禽39种,占全国猛禽种数的47.56%。在中日候鸟保护协定所列的227种鸟类中,老铁山就有167种,占70.9%。
独立海岛生态系统:蛇岛属于独立海岛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地位特殊,在地理、地质和生物学、生态学上具有特异性。其主要动物为单一种类的蛇岛蝮蛇,堪称“世界奇岛”。
旅顺老铁山属国家保护的鸟类共有50余种。在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蛇岛、鸟栈形成了一个有特殊价值的生态系统,保护区内的昆虫成为鸟、幼蛇的食源,而鸟类又是蝮蛇的食源。
这一保护区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是开展鸟类和蛇类生态学、分类学、遗传学等重要学科的“天然实验室”。
电脑中能观看蛇岛蝮蛇实时动态:目前,该保护区启动了数字化保护区建设,现已完成第一期,即将开展第二期。数字化保护区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强保护区的管护、科研及宣教能力,公众将可通过电脑实时观看蛇岛蝮蛇的动态,可以看到蛇岛蝮蛇如何捕食、喝水,将有更多机会探索蛇岛的奥秘。
“城市后花园”越来越牛气: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将旅顺蛇岛老铁山视为大连的“城市后花园”,而此次申报成功更让热爱这片净土的人们看到了保护区的美好前景:拥有了世界“羽翼”的保护区今后会发展得更快;也将对区域发展,以及协调、示范人与自然和谐理念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保护区的不断发展,它将成为大连这座美丽文明之都最具影响力的“形象代言”。
经过30年积累,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管护体系。蛇岛上已建有生态监测楼、防波堤、淡水蓄水窖等设施,还建造了环境监察艇,极大地增强了对蛇岛及蛇岛蝮蛇的管护能力。陆地上建有鸟类生态监测管理站、鸟类环志站等设施,以满足对鸟类的研究及管护需要。
经申请,市环保局将执法权限下放,该保护区现有海域执法、环境监察、环境信访、固废管理、排污收费等多种职能。在候鸟保护方面,2010年该保护区携当地林业、工商、森林公安等部门共同开展打击非法捕猎联合执法活动。每年“五一”期间,保护区都会严厉打击非法登岛、捡拾鸟蛋、毁坏鸟巢等违法行为,对蛇岛周边海域实施封闭管理,维护蛇岛生态安全。大连旅游。
近年来,该保护区积极与大中院校开展鸟类及蛇岛蝮蛇相关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
——旅顺蛇岛老铁山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