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发展方式 打造品质“西城”
位于大连市城区西部的大连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是一个伴随着城市化的步伐,由农村乡镇嬗变成生态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型街区。功能区面积8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15平方公里。这里山清水秀,自然景观优越,区域森林覆盖率达83.2%;水域面积4平方公里,堪称是大连市西部的一块风水宝地,是大连这座城市和市民的“绿肺”和天然氧吧。
市、区第十一次党代会都明确了未来5年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作为甘井子区和大连市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功能区,在加快推进甘井子区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和大连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实践中,肩负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大连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党工委、管委会牢牢把握“坚持科学发展,奋力率先转型,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这一主题,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功能转型、生态转型、社会转型、体制转型,走出一条代表未来产业形态,高端低碳、国内一流、具有国际水准、面向东北亚的“西城”发展之路,逐步成为大连现代化国际城市功能完备的有力载体,努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的新型示范区。
转变发展方式 打造品质“西城”
“一切建设以生态为基点,一切生态建设以人为根本”,是大连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决策者们始终秉承的绿色发展理念。
2005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西郊森林公园建设,2006年西郊森林公园建设纳入大连市“十一五”规划,同年12月西郊森林公园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红旗街道举全街之力规划建设大连西郊国家森林公园,打造森林宜居街区。按照大公园主题概念的景观水系、绿化美化的效果,打造“路在绿中、人在景中、房在园中、园在林中”的优美生态意境,做足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大文章。在市区政府的强力支持下,红旗街道相继投入20多亿元资金,拉开了高标准、高品质建设大连西郊国家森林公园的帷幕。动迁整合园区分散的企业、散户居民,对水系沿线、重点区域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和景观改造,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水景花街、金柳路景观路、凌刘路景观路,西山湖公园等一大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项目。建设广场12个、徒步探索廊道20公里、木栈道40公里、水系景观线30公里,新增绿化面积300万平方米。一年一个大变样、一年一个新亮点。2011年11月,大连西郊国际森林公园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基础设施先行,为西城的发展提供功能性支撑。投资7亿元,新建路网、水网、电网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按照国家一、二级公路标准,新建、拓宽改造区域7条交通主干道60公里;实施区域量化工程,安装路灯、景观灯2000余基;铺设上水、下水主管网各70公里,新建上下水加压泵站11座;铺设煤气管网20公里;增容、新建变电所3座、输配线路50公里。市政府责成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规划设计的西城快速路,已经纳入大连市“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正在进行规划方案的评估论证。
良好的生态环境、强大的基础设施功能,为西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搭建了发展平台。
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大连核心地位的确立,甘井子区实施综合配套改革,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为西城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党工委、管委会以先行的智慧、先行的气魄、先行的胆识,锲而不舍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按照“功能国际化、产业高端化、环境生态化,体制现代化”的西城发展战略和建设“国际会议、国际旅游、国际赛事的承接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东北亚会客厅,国际智慧谷”的西城发展定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粗放的发展形式,奋力推进主导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和聚集,向着经济快速增长、高端服务业聚集发展、发展质量显著增强为主要标志的经济转型迈进,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2007年起,大连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聘请中国著名战略策划机构——王志纲工作室、清华大学、法国、瑞士、日本等一批国内外顶级战略策划、规划设计团队,对大连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进行了总体规划,市区及国家相关部门把关定向,并经市长办公会议的审定和批准,使得西城的发展有了一个符合产业发展需要,准确清晰的概念性规划方案。
高端产业项目不断聚集。坚持增量调结构,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产业项目建设。投资6亿元的西郊乡村体育俱乐部、投资20亿元的红旗谷国际俱乐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计划投资300亿元,按照“东北亚会客厅”布局的“西城智慧谷”项目,已与龙湖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明年年初落地,规划建有大连西城国宾馆、国际会议中心、伊势丹、奥特莱斯商城、高端人才培训中心等。计划投资300亿元,按照国际一流标准设计的“西城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正在进行概念性规划方案扩粗,该项目是一个旅游休闲综合体项目,游客和来宾可以在度假区参观博物馆,品红酒、鉴茗茶、泡温泉、购珠宝、赏艺术以及康体养生等。
西城的山、水、人文三大因素,使众多国内著名企业视西城为“黄金宝地”。万科集团、龙湖集团、海昌集团、上海大华集团、保利集团等国内著名企业地区总部相继落户,形成总部经济群快速聚集的发展态势。
西城商务区已承接和举办了国内外体育赛事30余次。今年夏季“达沃斯”会议期间,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等世界各地的30余名记者走进西城,通过61种语言向全球传播盛况。采访团中的“中国通”、CRI俄语部萨沙表示,西城商务区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走生态、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国际会议、高端旅游、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产业聚集区的发展模式是非常棒的,是大连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品质立市的一个典范。9月份,大连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迎来了首个大型国际会议——“东北亚和平与发展论坛”,提升了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的国际影响力。“西城跑山节”、“西城踏青游”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新宠和低碳生活的象征。
绿色发展已显现生机与活力。“十一五”时期,是西城积蓄发展能量,筑高转型平台的五年。区域发展质量大幅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5亿元,年均增长15.47%;固定资产投资255.9亿元,年均增长24.51%;税收48.81亿元,年均增长33.09%;财政收入15.21亿元,年均增长22.82%。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发达镇街之首。城市功能、环境生产力全面提升;高端产业不断集聚,商务功能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全面创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持续改善;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不断增强。先后获得: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绿化造林百强乡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十佳和谐小城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安全社区等荣誉称号。
预计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利润总额17亿元,地区生产总值6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2亿元,税收16.5亿元,财政收入6亿元,引进内资16亿元,均可实现两位数高增长。
持续改善民生 打造幸福“西城”
把发展成果惠及民生,推进富民和惠民工程建设,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构建富民惠民长效机制,是大连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党工委、管委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就业、教育、卫生、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再上新台阶。
倾力改善居民生活居住环境。投资13亿元,统一规划、统一建设9个,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的新居工程,3600户村民入住功能齐全的楼房,原村民住宅公寓化达75%以上。
建立完善民生保障长效机制。先后出台了街道社员退休人员涨工资与社保退休人员涨工资同幅同步、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重大节日临时救助、调整社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社员退休人员慢性病门诊补助等多项民生保障举措。为8000余人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4300名社员退休人员实行退休养老制度,每年商务区和直属企业为他们支付退休金、医疗费、采暖费达6000多万元。
自筹资金1.2亿元建设的红旗高中,建校5年时间,就步入辽宁省示范性高中的行列,硬件设施一流的西城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又开启了打造西城优质教育品牌的里程碑。
地区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专业化的环卫队伍为百姓提供了周到便捷的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理念,把社区建设放到利民惠民、构建和谐西城的突出位置抓紧抓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在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提升社会管理和为民服务水平上倾全力、用真情、下真功。总投资3000万元,通过新建、置换、购买、租赁等形式,完成7个社区标准化建设。优化社区队伍,深化服务内涵,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现代、规范、均衡、健全、高效的公共服务。彩虹社区“民主议事六步法”,搭建起为民服务的“彩虹桥”,得到市委、区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居民的充分认可。
创新社会管理 打造和谐“西城”
大连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党工委、管委会,在新形势下,大力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扑下身子,用心、动情地解决好各类社会矛盾。完善民主制度建设,让职工群众在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上享有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形成共同谋划街区发展的良好氛围。推进“大综管”格局建设,形成属地化、网格化、智能化管理服务体系。
倾力打造地区平安环境。投资1000余万元改善辖区公安派出所办公环境和装备,组建60多人的巡逻队伍并配备5台巡逻车、20台电动摩托车;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集森林防火、治安防范、社会面动态管控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辖区街路影像的全覆盖。目前已经铺设光纤管道32公里,安装265个高清探头,设立7个治安卡口,森林防火监控点8处,可实现对卡口嫌疑车辆单点自动报警、系统自动识别、多点自动跟踪,为破案提供重要支撑。区域社会治安形势平稳,社会秩序良好。
大连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在市、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指引下,按照“十二五”确定的发展目标,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为建设富庶美丽文明的大连而努力奋斗,再作贡献!
——转变发展方式 打造品质“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