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为孩子住垃圾房,放弃肺癌治疗
▲身患癌症,微笑面对。
▲家里最值钱的就是这台200多元收来的冰箱。
▲李合义写日记来鼓励三个孩子。
在绿波小区附近有一对夫妻,为了供三个孩子念书,20年前,他们从老家河南来连打工。每天凌晨三点两口子就爬起来拾垃圾,靠馒头、咸菜、面条度日,眼看着大女儿上大学、剩下两个孩子也上高中,快要熬到头了,丈夫患上了肺癌。28日,记者来到了这对夫妻家。
吃馒头咸菜度日
为给孩子攒钱
在绿波小区附近的绿荫街道边,有一个水泥小屋,棕色树干纹理配上尖屋顶。小房周边围着矮矮的木栅栏,栅栏里堆满了各种废品。
可能是薄薄的水泥墙面防寒性不好,记者一进屋里就感到一股寒气,竟比室外还冷。环顾四周,十几平方米的房子里,除了一台电视、一个冰箱再看不到别的电器。地上摆满了白色的塑料桶,木质的堂箱上堆满了破旧的衣物。仅靠墙边的是一张双人弹簧床,一个四五十岁的男子正盖着两床薄棉被躺在床上挂吊瓶。
他就是李合义,河南商水县平店乡文寨村人,今年43岁。
20年前,为了供三个孩子念书,只读过初中的李合义把三个孩子留给父母照顾,自己带着妻子离开老家,到大连打工。
这些年来,既没文化,也没一技之长,李合义就靠在小区里当清洁工和妻子收破烂,支撑起自己的七口之家。
平时,夫妻二人,早上、晚上吃馒头、咸菜,中午吃面条,很少吃米饭。李合义的妻子说:“我们一周也改善一次,吃顿好的;一般是买点肉,要是赶上哪周捡到好东西了,挣得多了,就多买点肉,少了就少买点。
如今,三个孩子中,大女儿在南昌一所大学读大一,二女儿在河南老家念高二,小儿子也在老家上了高一。
住在垃圾房:
吃水靠挑,如厕靠“桶”
李合义告诉记者,他现在住的其实是一间垃圾房。“原本是给附近小区居民存放垃圾的,因为垃圾房味儿太大,所以从几年前就停用了。公司知道我们的难处,就把垃圾房便宜租给我们。”李合义说。
于是,李合义和妻子在这间垃圾房一住就是四五年。没有水、没有电、没有厕所,没有暖气,几乎所有生活配套设施,他们都没有。家里仅有的两个“大件”还是他收破烂时收回来的,最值钱的冰箱也只花了200多块,地上的塑料桶装的都是从附近居民家接的自来水,虽然条件异常简陋,但李合义觉得挺满意。
“没有水,我们可以自己挑;没有厕所,我们可以用桶;没有暖气,我们可以烧炉子。只要有片瓦遮头,我就挺知足了。”在李合义看来,只要能多给孩子攒点学费,其他的都无所谓。
李合义说,虽然每年三个孩子近5万元的学费、生活费,压得他们几乎透不过气来。可孩子们很懂事让夫妻二人总是能得到安慰。“每年寒暑假,他们都过来,来了就帮我们干活。老大帮她妈妈从五楼把收来的垃圾搬下来,常常累的小脸通红。三个孩子还常常到学校门口卖点水果,贴补家用。老大常说,等她大学毕业了,家里就不会那么紧巴了。”提起三个孩子,李合义显得特别自豪。
他的坚持:
“孩子念书的钱,一分都不能碰”
没想到,今年10月,李合义发现自己患上了肺癌,去检查时已经是中期。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击中了原本就在风雨中飘摇的李家。
为了不给家里增添负担,从确诊到现在,李合义一天医院也没住,只靠消炎吊瓶和别人给的偏方维持。“反正,治不治,我也就这样了。孩子念书的钱,一分都不能碰。”李合义这样告诉自己的家人。李合义说,三个孩子已经知道自己的病情。“老大常常从学校发来短信,让我加油,鼓励我,还找了很多偏方、注意事项,通过短信发给我,但她从来也不直接说‘肺癌’,我知道是因为她还接受不了。”
李合义说,现在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己走了以后,孩子们接受不了。
为此,李合义给三个孩子写了一本日记。记者翻开了李合义的日记,第一页是他写给三个孩子的一封信,信里他勉励三个孩子,在他离开以后,继续自己的学业、照顾好妈妈和爷爷奶奶。
从第二页开始,断断续续的记录着他得病的心情、治疗的经历。
虽然只有初中文化的李合义字迹潦草,言语很简单,但字里行间充满真情。李合义说:“这辈子,我什么也没给孩子留下,留下这本日记,就是希望告诉孩子他们的爸爸,在面对病魔时,是乐观的、坚强的,希望他们以后遇到困难时,也能坚强面对。”
他的心愿:
希望亲眼看到孩子学业有成
“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亲眼看到孩子们学业有成。可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了。”
谈到心愿,一直表现得很坚强的李合义终于掉下了眼泪。
除此之外,李合义想给大女儿买台电脑。李合义指着角落里的一台显示器告诉记者:“原本答应她,上了大学给她买台电脑,这台显示器就是我特意花了100多块钱收的。我这一病,也没钱再给她买主机了,孩子也没跟我提。还有我媳妇,我觉得特别对不起她。”
李合义告诉记者,虽然妻子没说过什么,但他知道,她常常一个人跑出去偷着哭。“她跟了我过了大半辈子,一天福也没享过,一件好衣服也没穿过,身上的衣服不是捡的,就是别人给的。”
以前,我跟她说,等手头宽松了,给她置办一身像样的行头,让她穿得像模像样的,领着孩子到星海广场走上一圈。可现在,留给她的只有三个孩子和两个老人,让她怎么过?”
——父爱如山----为孩子住垃圾房,放弃肺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