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滩海洋公园坐落在大连南部海滨。占地面积300万平方米,有着6000余米的曲折海岸线。园内蓝天碧海、青山奇石、山水融融,构成了绮丽的海滨风光。" />
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是滨城一道亮丽的风景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坐落在大连南部海滨。占地面积300万平方米,有着6000余米的曲折海岸线。园内蓝天碧海、青山奇石、山水融融,构成了绮丽的海滨风光。这里有亚洲最大以展示珊瑚礁生物群为主的大型海洋生物馆——珊瑚馆;世界最大的展示极地海洋动物及极地体验的场馆——极地馆;全国最大的半自然状态的人工鸟笼——鸟语林;全国最大的花岗岩动物石雕——群虎雕塑以及化腐朽为神奇的马驷骥根雕艺术馆等闻名全国的旅游景点;全国最长的大型跨海空中索道;大连南部海域最大的旅游观光船;特种电影播放场所——四维影院以及惊险刺激的侏罗纪激流探险、海盗船游乐设施。
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是滨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也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外地游客到大连,最先要游览的就是老虎滩海洋公园,公园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00多万人次。被国家旅游局首批评为5A级景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老虎滩海洋公园是展示海洋文化,突出滨城特色和海洋风光,集观光、娱乐、科普、购物、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洋主题公园。这个公园的掌舵人叫杨林——一个身材魁梧、土生土长的大连人。
从1985年20岁到老虎滩工作直到今天,杨林与这个国家首批5A级风景区命运相牵,共同成长。
坐在总经理的位置上,杨林深感责任重大:老虎滩海洋公园是几代人努力建设的结果。尽管老虎滩海洋公园的特色、品质在全国领先,但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公园没有老本可吃。在考察过欧美世界顶级的海洋馆之后,一个梦想在杨林心中酝酿——把老虎滩海洋公园建成世界级的海洋公园。
作为国内大型旅游企业老虎滩海洋公园的总经理,杨林的办公室显得有些狭小甚至寒酸,可这并不影响杨林在这里绘制世界级海洋公园的蓝图。面对记者,杨林畅谈着他心中的梦想……
从园林工人转身旅游行家
当年从大连13中毕业后,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杨林放弃了高考。杨林特别希望快点儿参加工作,自食其力,减轻家里的负担。1984年,杨林从大连城建学校园林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劳动公园当园林工人。那时候,杨林心中根本没有什么旅游的概念,学园林,就是因为这是个冷门,毕业后可能好找工作。他在劳动公园给树剪枝、种草、打药、浇水,甚至挑大粪,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
1985年,杨林调到了老虎滩公园,那时的老虎滩公园是大连市城建局下属的风景园林处下的一个科级单位。杨林干的还是园林工人那些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许多人心里有了致富的梦想。1987年,在政策鼓励下,杨林承包了公园里的商店和饭店,经营旅游纪念品。那时,不少亲戚朋友为没有从商经验的杨林担心。可看着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的游客,杨林自信满满。那个阶段,杨林赚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在“淘金”的过程中,杨林也积累了经商的经验。这些经验的积累,为杨林后来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老虎滩公园第一次大规模改造是在1991年。老虎滩公园的外面建起了群虎雕像,里面建设了水下世界、海豚表演场等;虎滩湾围上了石桩,每根石桩上都刻有一种海洋生物浮雕。老虎滩公园改造建设完成后,景区的名称正式更名为“虎滩乐园”。这次改造让老虎滩景区一下子成为大连时尚的风景旅游区,成为外地游客来大连的首选目的地景区。根据当时景区的实际情况,公园新成立了风景旅行社,十分欣赏杨林能力的公园总经理赵文敬任命杨林为风景旅行社经理助理。从此,杨林真正地踏入了旅游圈。杨林记得那时旅行社的主要业务就是代理虎滩乐园门票。
1993年,杨林去昆明参加全国旅游交易会,一下子开了眼。南方旅游业的繁荣让他明白,原来旅行社是做这个的,原来旅游的概念是这样的……回到大连后,他马上开始自行设计路线图,推出了大连三山岛旅游项目,还在媒体上打出老虎滩历史上第一则广告;接下来他又买了两辆中巴车,天天守在火车站等游客,推销大连一日游……
见证老虎滩从市政公园到海洋公园的美丽蜕变
1998年,杨林受时任虎滩乐园总经理赵文敬的委派参与老虎滩海洋极地馆的筹划建设。
从介入海洋极地馆项目开始,杨林登上了一个更大更广的舞台,老虎滩也迎来了重新定位、快速发展、领跑大连旅游业的辉煌。
杨林亲身经历了老虎滩从市政公园到虎滩乐园再到海洋公园的蜕变。1991年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之前的老虎滩是个市政公园,政府拨款。1991年,老虎滩开始走向市场,门票从5分钱渐渐涨到5角钱。此间通过填海造地,形成了由船厂、秀月山庄公园和老虎滩公园3个部分构成的老虎滩湾的基本框架,同时更名为“虎滩乐园”。当时的“虎滩三绝”——美人鱼、海豚、孔雀东南飞表演,吸引了东北地区的大量游客。
1999年前后,经过几年的辉煌,随着当年开发的旅游产品已经渐渐老化,老虎滩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年游客量一度跌至50多万人次。如何重新定位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的人提出打造“东方的迪士尼”,有的人说要建设“东方水城威尼斯”。但等赵文敬、杨林出国真正看到了迪士尼、威尼斯后,他们意识到这种定位并不适合于老虎滩。他们先后考察了日本、香港、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海洋公园,一圈看下来,只觉得热血沸腾。大连是东北亚知名的旅游城市,海洋文化底蕴深厚,老虎滩的地理位置格外优越,大连完全可以建一座世界一流的海洋公园。
主题一旦确定,整个建设与经营的思路便围绕主题进行。老虎滩开始引进海洋动物,第一批“客人”就是日本海豚。接下来,极地馆项目启动,此举意味着老虎滩第二次创业的开始。现在看来,极地馆是个非常成功的旅游产品。从邀请日本顶级大师设计项目,到从世界各地引进稀有的海洋动物,到开业时将新闻发布会放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许多举动都是大胆的首创。因为是首创,因为新鲜有趣,媒体给予了热情的关注。像俄罗斯大白鲸首次登陆中国,怎样运输,怎样融入新家,怎样饲养训练等等,都是老百姓感兴趣的焦点。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成了最好的前期宣传与预热。
与此同时,老虎滩与大连市300多家旅行社开始合作。为了营造良好的氛围,共同发展大连旅游业,老虎滩每年都出资举办旅行社联谊会,甚至于2006年包机前往苏州参加全国旅游交易会。此举无意中创下了全国首座包机参会城市的纪录,极好地塑造了大连旅游的整体形象。2002年,随着极地馆、海兽馆等一批海洋主题产品正式推出,老虎滩景区的游客量出现了大幅度增长,一举突破200万人次。2002年8月,老虎滩景区由“虎滩乐园”正式更名为“老虎滩海洋公园”。在建设“世界一流海洋公园”定位的指导下,老虎滩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一步步实现建世界级海洋公园的梦想
时光荏苒,转眼26年过去了。26年里,杨林差不多在老虎滩公园的各个岗位都工作过。杨林也从当年那个毛头小伙子变成了一个稳重的中年人。当杨林积聚了足够的能量之后,勇敢地挑起老虎滩海洋公园总经理这副沉重的担子。
多少年来,杨林总是闲不住。每天上班后,他总要去园区里转悠。游客看风景,他却看游客。他在观察,看中午时游客喜欢在哪里扎堆吃饭。看游客都喜欢吃什么。杨林在了解顾客的需求。不久,游客扎堆的地方出现了数条长椅,供游客在树荫下休息;游客喜欢的面包、烤肠,很快就出现在公园的摊亭里,果然热卖……杨林认为,如果想让游客满意,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变成游客,按照游客的需要来设计和改造公园。随后,司机休息室、客服中心等方便设施相继推出。
在拥有了极地馆这一亚洲极具吸引力的核心旅游项目后,再配套以珊瑚馆、海兽馆、鸟语林、海洋动物欢乐剧场等海味主题景点,以及滑水表演场、空中索道、海上游艇、海盗船、侏罗纪激流探险等游乐设施,老虎滩已经具备了海洋公园的各种要素。海洋公园的整体定位是以海洋动物展示、海洋动物表演、海洋科普教育、海洋特色商品的开发,以及一些游客参与性、娱乐性的系列产品。希望游客们在游览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很多的海洋知识,唤起人们保护自然、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热情。
在出国学习时,喜欢摄影的杨林每次都会拍摄许多照片,但都是工作照,从场馆模式,可爱的动物,到精巧美观的垃圾桶都变成了杨林的“作品”。
经过比较,杨林认为与世界知名的海洋公园相比,大连老虎滩的已有项目并不差。但我们的项目更多是观赏性的,缺少参与性。和世界级的海洋公园比,我们缺一些高科技产品、影城,要增加项目,让游客在这里玩,在这里吃,甚至住,要满足游客的所有需求。
眼下,老虎滩海洋公园正在进行大手笔的资源整合和项目改造。杨林在相对狭小的办公室里正绘制着老虎滩海洋公园的蓝图。
在小石槽地区,将建设温泉度假酒店和海景度假村,解决市民和游客休闲度假的需要。同时该区域还将建设一个船厂纪念公园,突出大连的海洋文化和海洋产业特色;西部虎雕广场区域建设一流的20万平方米的游艇港,丰富并提升大连时尚旅游的内容和能力。同时,还将在此区域建设临海音乐厅,让游客在海浪声中倾听音乐的曼妙;虎雕广场到解放路路口,建设旅游文化街,集中了特色化精品店、酒吧、红酒屋、海鲜餐厅等,表现大连旅游文化产业的能量;老虎滩的核心景区将建地下停车场,公园北部开放一处3万平方米的市民广场;核心景区内最大的亮点是建设夜间旅游剧场,可同时容纳3000至5000人,与旅游文化街互动,改变大连夜间旅游项目缺乏的局面。此外,公园还会不断丰富旅游产品,比如建设虎鲸表演场、海牛馆、水母馆、大型儿童城、海洋动物研究中心等。大连人喜欢吃的海虹、扇贝在水中如何生长,届时也会呈现在市民和游客面前。
除了旅游项目的增添,在老虎滩海湾口东西两侧,还将建一座横跨海湾口的跨海大桥,这一未来的标志性建筑将实现全程观海。
杨林正在一步一步实现着他心中把老虎滩海洋公园建设成世界级海洋公园的梦想。
——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是滨城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