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美容师,你们辛苦啦。 今年4月末,我市正式启动城市中心区环卫事业改革,实行了环卫作业市场化,由市、区政府联合招标产生的16家环卫企业全面接管了中心城区的环卫作业任务。半年来,环卫体制改革成效究竟如何?昨日,记者从市环卫事业改革领导小组举行的改革市场化运作成果新闻通报会上获悉,在经历了过渡期、试运行期后,环卫体制改革目前已进入到常态化运行期。城市环境卫生质量稳步提升,环卫改革已取得明显成效。
A
扫保水平一度降至历史最低
为什么要实行环卫体制改革?市环卫事业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城建局局长马成恩表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区保洁面积已由1985年的860万平方米,发展到1948万平方米。同时,中心城区陆续产生了900余个弃管楼院,加之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中心城区的环境卫生工作出现“保障经费不足、清扫人员不足、作业设备不足”等问题。至今年五一前,城市环卫扫保水平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市委、市政府决定全力推进环卫事业改革。4月21日,举行了环卫事业改革市场化运营交接仪式。5月1日,16家中标企业接管中心城区环卫作业任务。
B
保洁时间延长至每天20小时
为确保保洁质量,市城建局重新制定了《大连市城市环境卫生检查考核试行办法》等相关行业规章。要求道路保洁时间由过去不足12小时延长至每天16至20小时;道路清扫频次由每天普扫一次提高到每天两次;道路机械化清扫率由40%提升至50%以上,道路洗扫率由原来的“0”一次性达到20%。垃圾清运实行按量付费,基本实现日产日清,消灭了垃圾滞留问题;各类环卫专用车辆由改革前的366台增加到435台;环卫作业工人由原来的不足3000人增加到目前7800多人。
马成恩强调,环卫改革是必然选择,但在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管理不到位、覆盖不够全面、保洁质量不够高等问题。
C
全面提升三四级道路扫保水平
对暂未纳入本次市场化作业的城市周边区域,市城建局强调,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推进环卫市场化作业的全域覆盖。
要不断丰富市场化营运内容,适时推进毛茔子垃圾场市场化运行;积极推进环卫作业立体化,逐步将道路交通设施清洗作业纳入环卫作业之列,建立交通设施清洗常态化作业机制;进一步完善垃圾处理费开征后的前端垃圾收集体系建设;建立中心城区环卫除雪运行机制;加大道路扫保作业质量,全面提升三、四级道路扫保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