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话“金鸡”
本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红地毯上的星光暗淡、组织方的混乱无序、无厘头的颁奖结果,都让本届金鸡奖无法逃脱被指责的命运。下面我们就听一下来自不同群体的声音……
近八成观众不满意
星光一般而言是衡量电影节的重要指标。可是本届电影节,出现了尴尬的一幕,因为明星少,有粉丝居然把打扮得很潮的记者当成明星,索要签名。而与此成对比的却是高昂的门票价格。开幕式内场门票最高3880元,闭幕式门票从1288元到5880元不等,红地毯门票最低也要688元,5880元的闭幕式门票甚至高过北京奥运会5000元的开幕式贵宾票。
本届电影节的官网——新浪娱乐调查显示,近八成的人对金鸡奖颁奖结果表示不满;对获奖电影不被熟悉的原因,有39.8%的人认为金鸡奖是专家奖,口味与大众不一致,有27.1%的人认为也许有内幕;而30%的人认为本届金鸡奖典礼毫无亮点可言。
来自微博的愤慨
评选结果在微博中反响强烈。很多人都在自责“原谅我,这么多好电影都没看过”。大多数人都在微博中如演员鄂冠男一样反省:“作为电影专业,金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这五大奖获奖作品居然一部也没看过,惭愧我太不专业了!”
众多的影评人也纷纷在微博上表达不满,指责奖项附加属性太多,已偏离电影本质。
影评人谭飞:“金鸡奖的目标难道是准备做成一个大家什么都没记住的奖吗?好吧,如果是,你成功了。”
“最佳”的废胶片
除了《唐山大地震》是获得最佳美术、最佳音乐两个大奖之外,其他的将近二十个奖项,分别是由不同的作品获得——奖项瓜分得如此之平衡创下了金鸡奖历届以来的新纪录,只是也留下了疑问,最佳电影,究竟是哪里最佳?还是整体平衡?
对这一问题,中国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电影节组委会主任康健民坦言,这其中的部分电影的确没有太高的知名度,但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如果金鸡奖对这部分电影还不关注,那就不对了。金鸡奖从来都是关注新人、奖励新人、推出新人新作。有很多对电影有梦想的电影人,一直坚守着创作,如果不给他们平台,他们就没有机会了。”
而网易娱乐的独家评论也许正道出了大众的心声:作为学术型奖项,金鸡的技术含量及其反映的电影工业发展程度是否值得怀疑是一回事,但它终于明明白白地袒露了自己与市场、公众牛头不对马嘴的脱轨关系,所谓专业的当事人与活生生的行业完全脱节;关在小房子里评出来的片子即使不乏佳作,但这个奖又怎能帮它们逃过变成废胶片的命运?
——众说纷纭话“金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