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加大引智力度每年重金资助2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产业升级与高新技术紧密相联,其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战略资源。民建市委今年提交提案对高端人才引进提出建议,认为应在“招商引资”基础上“招才引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答复称,今年将加大引智力度,目前正在从引才引智、改善政策环境、提供多种载体等方面采取措施开展工作。
委员声音:
产业升级需要招才引智
“目前,我市拥有22所高校,到2009年末,本、专科在校生23.7万人,在连普通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博士、硕士研究生3.3万人。为吸引海外学子来连创业,实施了“海创工程”,设立了创业专项资金。但是,在如何通过高端人才创业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上,我市与国内某些二线城市如无锡相比还有差距。一是对高端人才的引进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二是不能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三是具有突出特色的园区过少,目前只有大连创业园、软件园等几家园区。”
民建市委的委员们认为,应该在“招商引资”的基础上“招才引智”,招商引资,不只是引进资金和项目,更重要的是要引进高端人才和技术。“应借鉴外省市成功经验,通过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动一个项目,一个高端项目变成一个高科技企业,一个优势企业又带动一个优势产业乃至一个产业链。”
同时,委员们还提出搭建人才市场创新创业平台、进一步改善政策环境以及加速多种载体建设的建议。
部门反馈:
提高引进人才补贴标准
据了解,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各类人才150万人,约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3.8%。2006年以来,全市共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2300余人,引进硕士7100余人;引进海外留学人才3300余人,柔性引进国外专家5.6万人;年接收高校毕业生达到5万名以上;9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基地)年在站博士后近500余人。大连市在集聚东北三省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方面已居于前列。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答复中表示,今年将加大引智力度,重点推进“海外研发团队”项目,重点启动对日的引智工程,计划邀请30家日本企业来连开展中日企业人才技术项目对接活动。加强与国(境)外专家组织、培训机构联系,为企事业单位招才引智搭建平台。
同时,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今年将拓展“留创园”的孵化服务范围,引进并培育一批极具发展潜力的留学人员企业,扶强做大10家企业,争取3~5年实现创业板上市。完成高新园区“大连海外学子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引进人才的补贴标准,院士第一层次人才提高到100万元,国家“千人计划”人选等第二层次提高到30万元;加大公租房建设力度,把配租公租房作为解决引进人才住房问题的重要渠道;取消引进人才的落户限制。今后每年还将对20名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行项目资助,其中,创业人才资助200万元,创新人才资助100万元。
——大连市加大引智力度每年重金资助2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